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鹅 > 煤炭股再起风云 深成指收复12000 正文

煤炭股再起风云 深成指收复12000

[企鹅] 时间:2025-04-05 12:11:03 来源:龙楼凤城网 作者:方丽仪 点击:86次

民间借贷利率比银行贷款利率高三倍以上,就是充分证明。

我想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教授的一句话说起,他对英国工业革命当时的经济历史的回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他的论断是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在金融创新中,还有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煤炭股再起风云 深成指收复12000

所以对每一个人合适的投资产品可能是不太一样的,总体上来说就两条:一是如果你愿意接受高风险,追求高回报,你要有识别风险的能力,也就是说你要清楚你在干什么。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金融领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早或晚地都发生了一些风险,从股票市场到债券市场,从影子银行到互联网金融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明年金融体系能不能很好地支持政策的策略意图,其实是有一定的疑虑。如此看来,一方面我们看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减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金融风险上升,这两者合在一起,反映出金融体系目前面临比较大的挑战。本文整编自2021年12月14日中信出版集团举办的黄益平教授新书《金融的价值》直播大会。

金融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支持经济创新?其中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事情可以考虑: 一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在金融中介的比重。为什么过去有效,现在变成了效率下降?我们也做了很多实证分析,数量分析,我们发现政府对金融体系的一些干预在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对经济增长是发挥正面效应,但最近确实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而中国货币政策按照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前瞻性、稳定性、针对性、有效性、自主性进一步提升,主要市场利率继续走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加稳固。

到1月底,尽管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较去年6月底仅上涨1.3%,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口径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涨了5.5%。随着美联储紧缩提速日益迫近,《报告》进一步明确,疫情、通胀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仍是全球经济的三大不确定性因素,并特别指出美联储加息缩表将推升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调整的风险。因此,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大将是大概率事件。到2021年12月,日均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差为137个基点,较上年底收敛了94个基点,基本回到了疫情暴发前的水平。

触发全球流动性紧缩,收紧中国海内外融资条件等等。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影响中国国内资本市场运行及海外资产安全。

煤炭股再起风云 深成指收复12000

之后,人民银行多次强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2018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国际经贸摩擦,人民银行就迎着美联储四次加息并缩表的压力,三次全面降准稳增长,代价是同年底人民币汇率再度跌到7附近,但境内外汇市场有惊无险。如今年1月,因日均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差降至100个基点以内,较上年底进一步收敛了38个基点,导致同期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环比减少了5%,同比减少了70%。在2021年,受经济复苏、通胀上行的影响,尽管美联储矢口否认通胀的可持续性,但货币政策紧缩的预期推动美国市场利率不断走高。

美联储加快货币紧缩进程已经成为了市场共识。要点 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进一步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境内外汇市场走出了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独立行情。面对持续高涨的通胀压力,美联储新年首次议息会议就释放了年内加息并缩表的信号,并表示未来每次会议都可能讨论加息问题。

那么,对于中国来讲,也应该是以货币宽松而不是紧缩来应对冲外部冲击。中美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将考验中国金融韧性 今年,美联储迫于全面通胀压力将加快货币政策紧缩步伐,而人民银行为稳增长需要将坚持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综合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煤炭股再起风云 深成指收复12000

到2020年12月份,日均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差达到231个基点的历史高位,同比上升了100个基点。这再次表明,唯有金融体系健康,才能充分享受汇率灵活、资本流动带来的好处。

因此,即使出现阶段性的资本外流或汇率贬值,境内也恐难再现贬值恐慌,从而有助于维护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去年,受美国经济率先复苏及通胀上行、紧缩预期等方面的影响,美元指数止跌反弹,全年累计上涨6.7%。为支持美国国内经济和就业恢复取得实质性进展,面对疫情多次反复、经济重启受阻,美联储维持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引入了平均通胀目标制新框架,导致中美利差不断走阔。这主要是受到货物贸易大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市场供求实需驱动。叠加美国财政刺激减弱,进一步放慢美国经济复苏,抑制对华进口需求。中美货币政策重新错位的负面影响有限 如前所述,去年以来,受中美货币政策重新分化的影响,中美利差快速收敛。

直到2021年底,因通胀数据持续爆表,美联储才改口通胀暂时论,并在11月份正式启动缩减购债规模后,于12月份议息会议上又接着讨论加快缩减购债及缩表的问题。去年11月,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再度发声,首次提出偏离程度与纠偏力量成正比。

但这对中国来讲,目前都不算是坏事情。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冲高回落,重新跌破7比1。

此外,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增加,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涨跌的适应性、承受力明显提高,低(升值)买高(贬值)卖的汇率杠杆调节作用基本正常发挥。这次市场的一个重大发现是,《报告》对以我为主的表述不再放在基调位置,而只在汇率部分提及,即由三季度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调整为以我为主,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只是在当前形势下,外来证券投资净流入量减少,反有助于促进外汇供求平衡,支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是应对此次疫情的中国底牌 长期以来,市场总喜欢用美联储来套路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如央行行长易纲在去年底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进一步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经历了在2015年811汇改之初增加海外资产配置、加快对外债务偿还的集中调整后,中国民间货币错配状况大幅改善,对外净负债减少近万亿美元,与年化名义GDP之比从20%多降至8%左右,并且还经受了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破7、2020年全年汇率大起大落的市场检验。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着人民银行对美联储政策外溢影响的关注上升,言下之意,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将掣肘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注:本文发表于《上海证券报》2022年2月16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货币政策领先全球央行进入抗疫模式,成功实现先进先出,现在又在低通胀环境下重新偏向稳增长。即便是出现更坏的情形,比如美联储紧缩引发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动荡,甚至产生全球经济危机。

去年,受中美利差收窄的影响,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7487亿元,较上年减少了30%。从2020年1月底起,人民银行通过数量和价格工具、总量和结构性措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走低,支持防疫和企业复工复产。

美联储在2020年3月才随着疫情全球大流行转入抗疫状态,采取了零利率+无限量宽的货币大放水模式。诚然,美联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央行,其货币政策不论进退,对全球仍有着重要的溢出效应,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美联储的一举一动。其后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降低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另一个是推高了美元指数。在中国当前基础国际收支顺差(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差额合计)规模较大,人民币汇率存在偏离经济基本面的调整需求的情况下,美联储加快退出量化宽松步伐所产生的外资流入减少、贸易顺差缩小等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再如,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指出,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相信,如果未来稳增长确有需要,人民银行仍有降准降息的操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去年下半年以来多次降准降息的操作后,人民币强势不改。今年,美联储迫于全面通胀压力将加快货币政策紧缩步伐,而人民银行为稳增长需要将坚持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综合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加速外资回流美国,进一步推高美元。对此,笔者不敢完全苟同。

(责任编辑:佘诗曼)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